在邯郸进行冷库维修保养时,可通过以下多种方法判断冷库系统是否缺氟(制冷剂):
压力测试法
- 高低压压力检测:使用专业的压力测试设备,连接到冷库制冷系统的高压和低压检修口。在冷库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(达到稳定运行状态)读取压力值。
- 对于常见的中温冷库制冷系统:正常运行时,低压压力一般在0.2 - 0.4MPa(不同制冷剂和工况会有所差异),高压压力在1.2 - 1.8MPa左右。如果低压压力明显低于这个范围,同时高压压力也偏低,很有可能是系统缺氟。这是因为氟不足时,参与制冷循环的制冷剂量减少,无法在蒸发器中充分蒸发吸热,使得低压侧压力降低;在冷凝器中也无法正常冷凝,导致高压侧压力也上不去。
- 对于低温冷库制冷系统:压力范围与中温冷库不同,但原理相同。当检测到的高低压压力都远低于该系统正常运行的压力范围时,可怀疑缺氟。
观察法
- 蒸发器结霜情况:正常情况下,冷库运行一段时间后,蒸发器表面会均匀结霜。若系统缺氟,蒸发器结霜会出现异常。
- 结霜不均匀:蒸发器的部分区域可能结霜很少甚至不结霜,而其他区域结霜较薄。这是因为制冷剂不足,无法均匀地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,导致蒸发器各部位温度不一致,从而结霜情况不同。
- 结霜面积减小:随着缺氟情况加剧,蒸发器整体的结霜面积会逐渐缩小,甚至只在蒸发器的局部位置有少量结霜,这表明制冷剂无法充分充满蒸发器进行有效的制冷。
- 视液镜观察:如果冷库制冷系统中安装了视液镜(通常在冷凝器出口到膨胀阀之间的管路上),可以通过视液镜来观察制冷剂的状态。
- 有气泡:正常情况下,视液镜内的制冷剂应该是连续、清澈的液体流态。当系统缺氟时,视液镜中会出现大量气泡。这是因为制冷剂不足,在视液镜处无法形成连续的液态,气体和液体混合,所以能看到明显的气泡。
- 液位过低: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视液镜中的液位明显低于正常位置,这直观地反映了系统内制冷剂的量减少。
温度测量法
- 蒸发器进出口温差:使用温度计分别测量蒸发器的进口和出口温度。在冷库系统正常运行时,蒸发器进出口会有一定的温差,这个温差与制冷剂的蒸发过程和制冷效果密切相关。
- 温差变小:当系统缺氟时,由于制冷剂不足,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的热量减少,使得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差明显变小。例如,正常运行时温差可能在8 - 12℃,缺氟时可能缩小到3 - 5℃甚至更小。
- 冷库内温度变化:持续监测冷库内的温度。如果冷库系统缺氟,制冷能力下降,冷库内的温度会逐渐上升,无法维持在设定的低温范围内。原本设定为 - 18℃的冷冻库,在缺氟情况下,温度可能会慢慢升高到 - 10℃甚至更高,且制冷设备长时间运行也难以将温度降下来。
运行声音和状态判断
- 压缩机运行声音:系统缺氟时,压缩机的运行声音可能会发生变化。由于吸入的制冷剂气体量不足,压缩机的负荷减轻,运行声音可能会比正常时显得“轻松”,声音频率可能会变高,且可能伴随一些异常的轻微啸叫声。这是因为压缩机在试图压缩比正常情况更少的气体,内部的压力变化和气流状态改变导致声音异常。
- 压缩机工作状态:缺氟还会影响压缩机的工作状态。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会升高,因为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汽过热度过大。同时,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也可能升高,这是由于制冷剂不足,在冷凝器中无法充分冷却,使得回到压缩机的制冷剂温度较高,进一步加重了压缩机的工作负担,导致排气温度上升。如果发现压缩机长时间处于高温运行状态,且制冷效果不佳,也可能暗示系统缺氟。